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简牍研究院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联合启动《居延汉简整理文件》项目

发布者: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发布时间:2025-09-29浏览次数:10

9月27日,香港大学图书馆执行馆长、冯平山图书馆馆长胡美华博士应邀参加出席“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居延汉简在港大”,系统介绍了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简牍研究院同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文献保护与修复中心之间关于简牍学整理与研究的合作及进展。



1930—1931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万余枚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纪初)至东汉中叶(公元2世纪初)的简牍,与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1937年,在日本侵略者侵占北平初期,北大年轻学者沈仲章等人将居延汉简抢救出来,运送至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完整地保存下来。之后,居延汉简又被运至美国,最后保存于中国台湾,而与汉简放置在一起的文献材料则被保留在了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香港大学在整理这批材料时将之命名为《居延汉简整理文件》。

《居延汉简整理文件》包括300余件居延汉简释文签、7本居延汉简释文簿及其他居延汉简释录初期的文稿及其西北科学考查团档案,直接关联到以劳幹、余逊、向达、马衡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简牍学家的研究活动。这些档案见证了抗战时期学者们在艰苦条件下整理、研究居延汉简的学术历程与方法,深化对20世纪简牍学学术起源、理论方法演变的认识,丰富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内容。同时,它也是抗战时期文化保护、学术救国的重要实物见证。



2024年,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与香港大学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对《居延汉简整理文件》进行修复、数字化和学术研究。通过高清数字化,永久保存这批珍贵学术手稿,使其免于物理损耗的风险,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回归”与永久保存,完成珍稀文献的抢救性保护与科学利用。基于该项目,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简牍研究院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还多次进行学术互访和线上学术交流,“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三位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学者应邀出席。

《居延汉简整理文件》的合作整理与研究是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简牍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学术成果,提升了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简牍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成为推动简牍学走向世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一步

 

                                     撰写/王新春

审核/李东海、常成